依旧没落 2010-9-10 00:26
分享我这十年来看CBA的小小感想
[size=4][b]
很平淡的回忆,我不太会讲故事。
好像大多数人是先看nba然后再看cba吧,我倒是相反。我大概是初二开始喜欢上篮球,然后开始看cba,那时候不知道nba什么时候播,估计和现在一样是早上吧,我一个学生也没时间看,只能偶尔看看nba集锦,cba倒是常常能看到,也就开始关注起cba了。
第一个认识的cba球员是巴特尔,因为他名字特别长得也特别,而且身高2.10米体重130kg(当时对篮球运动员身高没概念,没想到他们都有那么高),所以很容易就记住了。第一个记住的nba球员是贾巴尔,是在nba元老队和中国男篮的友谊赛上,也是因为他名字特别长得也特别。那场比赛后的采访中,他对王治郅称赞有加,当时我还不认识王治郅(刚开始看球,看谁长得都一样,甚至看不出高矮,如果不是长得特别点的,根本记不住)。反正他说完之后,我就开始注意王治郅这个球员了。
刚开始看cba的时候,好像每年都是八一和辽宁争冠军,而决赛根本没有悬念,辽宁人完全是走过场(当时吴庆龙是教练,球员有李晓勇郭士强吴乃群...),八一总是3:0 ,实际上很多时候八一整个赛季也输不了几场(隐约记得有整赛季不败的时候)。那时候外援水平也跟现在没法比,辽宁队有个2.02米的黑人前锋叫詹姆斯,扣篮很不错,善于空中接力,拿过扣篮冠军(好像那次扣篮大赛和张卫平一起作秀,张卫平拿个电话给他说有人找,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扣篮),还有个中锋印象里也还可以,忘了叫啥了。北京当时单涛好像是刚走,采访巴特尔时,他还说没单哥感觉很不适应,有个外援叫阿尔斯通吧,不知道是那时就在还是后来去的,反正打了好几年。江苏就记得老胡,还有他们好像一直喜欢找白人外援。上海和广东当时一点也不突出,还不知道有姚明这个人。那个时候我认识的球迷几乎都是八一的(我是天津人,我们这没有cba的队伍),八一当时真的很强,阿的江当时还在打球,小李飞刀印象倒不深,刘师长和张铁人那时还是当打之年,不过最喜欢的还是追风少年王治郅,他那时刚20出头,但已经很明显是场上的核心,我记得他拿过好几次cba的盖帽王,还拿过一次扣篮冠军(不过扣得谈不上好看,只不过当时cba也没什么扣篮好看的人)。后来突然听说上海有个人打出了三双,得分篮板加盖帽!我说谁这么猛啊?盖帽都能过十啊?然后知道那孩子叫姚明,2.23米,还不到20呢,我心说这个水平还不稳进nba啊,不过刚想看他比赛他就受伤了,馋得我够呛,太想看他表演了。后来他终于复出了,我第一个感觉就是麻秆,太瘦了,背心显得那样大,放胳膊的口都快到腰上了,对抗性比较差,怎么说呢,略微有点失望。不过当时他也不好防,毕竟身高在那摆着,而且手感真好。
那是三大中锋的年代,移动长城的名字好像就是那时候叫起来.
之后,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了王治郅被nba选中的消息,当时真是太兴奋了,中国人也能打nba了,不过王治郅并没有马上离开,我也明白,在中国有些事情不那么好办,只是看着他年龄一点点变大,有点着急了。大郅如日中天的时候,姚明和他的上海队也开始一天天强大起来,广东期间也牛B过一阵,当时还是张勇军当教练。到王治郅离开cba前的那一年,大郅有点打不动大姚了,常规赛第一场上海胜八一,王治郅表现大失水准,巨人开始显示出他的强势,比赛很艰苦,姚明突破王治郅遛底线反手扣篮那球给我印象深刻,不光是进得漂亮,之后他完全是横着摔到地下,当时把所有人都吓到了,声音那个响啊,赛后姚明说打完整场比赛就像打完整个赛季一样累。不过总决赛还是八一技高一筹,实际上即使是上海夺冠的那个赛季,我觉得除了姚明,上海的整体实力不如八一(上海队当时有刘伟贾效忠章文琪道宾斯?台湾那个郑芝龙也打过不过夺冠时肯定没他)。但上海已经不错了,打我看cba开始,还没有人在总决赛里赢过八一哪怕一场呢。在那之后,大郅终于开始了他的nba之旅。
在王治郅离去的岁月里,姚明和上海队好像又在全运会输给了八一,刘玉栋的最后一投估计大家都还记得。王治郅走了之后,刘玉栋把他的进攻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他那几个赛季的表现完全是怪兽级别的。cba总决赛八一队对火箭,刘玉栋居然和姚明互爆啊,真的是谁也防不住谁,老刘真不愧是战神。不过巨人已经决定把冠军作为离别礼物留给上海,这次他自然没有让冠军旁落,八一虽败犹荣。
王治郅好像是在那段时期开始遇到麻烦吧,他在nba的进步不是很大,这倒还不是关键。赛季结束后,王治郅没有按照篮协的要求回国,而是留在美国打夏季联赛,不过当时中国队也要去美国训练,大郅打算等中国队到了美国之后再去报到,我当时觉得这也没有什么,没想到篮协怒了(听了解内情的网友透露好像不光是因为这个,还有钱的问题,这个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也没准),王治郅去报到吃个闭门羹,小伙子也年轻气盛,没有把问题处理好。我一直说,如果大郅当年能有今天这样的心智,他的成绩会比现在大得多。他走到今天这部,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姚明带着状元的光环走进了nba,既是荣誉也是压力,不过他进入nba对我伤害挺大的,我突然发现对其他的球队(不论cba还是nba)都不太上心了,眼里好像只有火箭了,这下好,真成了伪球迷了。既然比较关注就多说几句,我觉得姚明的成功和机遇确实分不开,但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的努力。他和王治郅不同,王治郅是天才少年,很小的时候就被关注,是香饽饽,所有人(可能也包括他自己)都觉得他是最好的。姚明不一样,废物出身,没人看好他,大家对他的印象是太高了,太笨了,太瘦了,太弱了...他是从打击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倒是一笔财富,因为他习惯了被打击,所以一般的打击也就伤害不了他了。我们知道他一只耳朵聋,臂展比身高短6cm,膝盖受过严重的伤害,而且他太高了,以前没有哪个220cm以上的家伙在nba成为巨星。而他想要成功,必须要克服这一切,必须要比其他人都努力,当他把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当作一种习惯时,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可怕。
说点战术上的东西,其实我不太在行这个,姚明第一年去nba的上海舞步我不欣赏,我觉得有点已己之短攻敌之长,他在220cm的人里算很灵活,可是nba绝大多数和他对位的球员都比他矮,比他灵活,这上海舞步实在不够聪明。第二赛季开始知道使用肉体了,结果数据开始上升了,但这还不够。第三赛季又过于用肉体了,他之前很准的中投不见了,大概是别人说投篮不如强攻篮下有统治力,一味往篮下死打硬抗,三年级了,他也是个大腕了,谁还一对一跟他单打啊,他一运球就有人协防,结果得分停滞体力下降失误增多... 第四赛季伤了那段时间,丫琢磨过味来了,复出之后第一个改变就是在挡拆问题上:第一,进攻的时候不给队友挡拆了,因为往往是只挡不拆,他在外面也不好抢篮板只能期待队友把球投;
第二,防守时,对方用挡拆他不出去扑对方后卫了,而是直接往篮下缩,放对方投(因为反正他也不可能跟对方的后卫,徒增犯规。不如往篮下缩,对方往篮下突破他已经站好位置方便盖帽,投篮不进他抢篮板也方便)。今年终于开始增加中距离投篮了,所谓的统治力是什么?球不进谈什么统治力,大姚有很好的手感,他今年受伤前比较多的进攻手段就是接球之后面框直接投篮或者翻身跳投。完全不运球,而他这样做时,实际上没有人有办法干扰到他。不和对方死打硬抗节省了体力,节省了体力进攻的命中率就更高,所以姚明在今年受伤之前得30分好像玩一样而盖帽和助攻也达到了生涯最高。
在姚明离开之后,三大中锋成为过去时...(巴特尔之前也跑到掘金去了)
ba又多了个新词,三小中锋,薛玉洋,唐正东,易建联。这三个目前为止只有薛玉洋被掘金队选上过,大唐进nba的希望现在看来不是很大,阿联今年将要参加选秀。好像是先听到薛玉洋的名字,徐济成评价他是中国的便士哈达威,不过他比哈达威还高10公分,打后卫不是很适合,技术特点也不太适合打内线,82年的,现在的数据也不是特别突出,特点不鲜明,虽然被nba选上了,但是恐怕没机会去了(跟他比其实王治郅算幸运了)。知道大唐是在他16岁的时候,当时觉得他身体条件真好,有身高有体重,年龄有潜质,等他到了18岁还是没什么进步,感觉这孩子也这就意思,没想到转年突然开了窍,越打越好,后来还得过mvp,算是给我惊喜了,但之后又停滞不前了,希望他能再次让我惊喜。易建联,从身体素质上来说,不论三大还是三小中锋,他应该都是最好的,他的动作尤其扣篮实在不像亚洲人。有人说大郅年轻扣篮比他猛,那大概是大郅20岁以前吧,反正我没见过大郅曾经像他那样扣篮,当然要是比技术阿联就差远了。我对他的印象还来自他的性格,北方人会把南方人(好像尤其是广东人)称为南蛮子,我倒觉得阿联这股子蛮劲不错,与大郅和姚明相比,他都更加张扬,我很喜欢看他扣篮之后盯着对手的眼神。美国人恐怕更欣赏这种性格的球员,能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大郅最后还是回来了,王治郅定律仍然有效:只要有王治郅参加的总决赛,冠军一定是八一的!他永远是cba的王,不论你是王蜜还是王黑,我请你今晚为他喝彩,为cba的王者喝彩。
阿联虽然没能带走冠军,但也请不要对他失望,他还有未来,祝他能在nba干出一番事业。
为姚明加油,为王治郅喝彩,期待易建联。希望cba下个十年更加精彩。
[/b][/size]
[[i] 本帖最后由 依旧没落 于 2010-9-10 00:29 编辑 [/i]]
依旧没落 2010-9-10 00:33
就我个人评价下王,姚,易。
王治郅有天赋,身体条件也好,但是觉得他有点懒散。
最致命的,也是他无法在NBA获得成功的就是他的防守太差,或者说几乎不防守。
他不喜欢背筐,喜欢持球进攻,用脚步,用中投。
这在CBA能大杀四方,但在NBA没用。
姚明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的身高和中国中锋与生俱来的柔和手感。
但YM最值得人赞扬的是他的勤奋和刻苦。
他现在的身码比离开中国时大了一圈,脂肪含量却下降了含多。
相信我,没有天天3-4个小时的大量训练时做不到也无法保持的。
可惜,现在的NBA已经不是中锋的时代了。
得中锋得天下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快速,灵巧,能突能投才是比赛的主旋律。
当然,如果进了季后赛,那又时另一回事了。
总的来说,如果YM能早去NBA5年则不可同日而语。
易建联的比赛看的不多。
身体素质好是有目共睹的。
他也是符合NBA现在潮流的一种球员。
速度,爆发力,往返能力,同时又有身高。
Y的缺点是篮下背筐低位还不是最好,好像只有一招加拐后的扭身投篮,这在NBA是不够的。
如果碰到个当初对WZZ的教练然后要他拼命往篮下打那就麻烦了。
此外,YJL要坚决和刻苦的练习他的中投。
命中率要在比赛中能保持45%,甚至50%。
如果这样,哪个教练不用他,那就是瞎子了。
至少总决赛中,感觉他的中投不是很准。
TZD,怎么说呢。
我觉得和以上几个人几乎没有可比性。
速度太慢。
又那四是对的。
他可以在联赛中称王称霸,但是去NBA,可能连最基础的折返能力都不具备。
他只有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移动能力,才能兼而伐会自己的体重优势。
中国有太多的打体重选手,但是缺乏移动能力。
除非长得象YM这样的搞度,移动可以打点折扣。
oghgood 2010-9-10 00:39
楼主从cba看起,真是难得,cba我看得不多,姚明比较背,在职业生涯的巅峰受重伤,也许他退役回国执掌上海队,会有好的效果
fb239 2010-9-10 06:11
楼主看CBA的年代还真的是很早的年代。现在的CBA这几年都是都是广东队和新疆队去争夺总冠军。但是每年都是广东队赢。不过这也是必然的,广东队他们拥有的几乎可以是说大半个国家队。而新疆队基本上都是那么几个人。唉,真希望可以出现几匹黑马啊。就好象上个赛季的上海队那样的。